- 真諦
- (真諦, 真谛)
The asseverations or categories of reality, in contrast with [lang id =1028]俗諦 ordinary categories; they are those of the sage, or man of insight, in contrast with those of the common man, who knows only appearance and not reality.* * *攝論宗的創始人, 西天竺優禪尼人, 婆羅門種姓, 後入佛教出家, 博通三藏五部, 究明大乘妙理。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(五四六)來華, 受到梁武帝的禮遇, 本想在建業譯經, 因值侯景之亂, 展轉流寓各地, 曾在富春令陸元哲宅譯《十七地論》。 後於陳文帝天嘉四年(五六三), 應廣州刺史歐陽訖之請, 譯出《攝大乘論》三卷, 《攝大乘論釋論》十二卷。 陳光大二年(五六八)八月, 他的首座弟子慧愷逝世, 他與其余弟子法准、 道尼、 智激、 法泰等十二人, 發誓弘傳《攝大乘論》及《俱舍論》二論, 使無斷絕。 翌年元月即於廣州病逝, 享年七十一歲。 真諦為我國著名的譯經家, 《續高僧傳》載真諦在華二十余年間, 譯出經論六十四部, 二百七十八卷。 其主要譯作有《十七地論》、 《金光明》、 《瀰勒下生經》、 《仁王般若經》、 《大乘唯識論》(即唯識二十頌)、 《攝大乘論》等。* * *◆真諦者, 彰一性本實之理也。 所謂實際理地, 不受一塵, 是非雙泯, 能所俱亡, 指萬象為真如, 會三乘歸實際也。 (三乘者, 聲聞乘、 緣覺乘、 菩薩乘也。 ) ◆真即真空, 泯一切法之謂也。 蓋諸法本空, 眾生不了, 執之為實, 而生妄見。 若以空觀蕩之, 則謂實之情自忘; 情忘即能離於諸相, 諸相若離, 則真空之理自然諦了, 故名真諦。* * *二諦之一, 又名勝義諦、 第一義諦, 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, 亦即內證的離言法性。 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, 離諸虛妄, 故云真, 其理永恒不變, 故云諦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